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肖菊英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肖菊英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曆史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曆史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972年1月6日,陳毅元帥走完了他風雨坎坷的一生。
陳毅元帥去世後,毛主席親自參加了他的追悼會,並在追悼會現場說了一句"陳毅是個好同誌"。
這簡單的七個字,卻是對陳毅元帥最高的評價,也肯定了他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建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其實,在十大元帥中,陳毅不僅僅帶兵打仗厲害,還是赫赫有名的才子,有著"元帥詩人"的美譽。
和那些粗狂豪邁的戰將相比,陳毅元帥多了一絲浪漫和俠骨柔情,同樣,陳毅元帥和那個年代的多數人一樣,其婚姻生活也非常曲折。
陳毅元帥一生有過三段婚姻,但世人大多隻知道其最後一任夫人張茜,對於其他兩段婚姻並不熟悉,尤其是陳毅的原配肖菊英,因為去世較早,讓人覺得很陌生。
但其實,肖菊英和陳毅元帥的愛情也十分感人,她的過早去世,一度讓陳毅悲痛欲絕。
1911年,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的肖家,迎來了一位女嬰,父母為女兒取了一個極其文雅的名字—--肖菊英。
肖菊英出生這一年,中國大地很不太平,先後爆發了廣州起義、辛亥革命、保路運動等等,勞苦大眾對革命報以最大的熱情,社會底層的農民們更希望通過革命,可以獲得新生。
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命運注定會不平凡,他們注定要和時代接軌,成為改寫曆史的一代人。
肖菊英雖然出生在小地方,但當時革命浪潮已經席卷全國,哪怕是偏遠地方,也有人宣傳革命,通過進步書刊、傳單和報紙等方式,告訴人們中國正在發生什麽。
在這樣環境的影響下,小小年紀的肖菊英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禮,十五歲那年她就放棄了安逸的學生生活,轉身投身到革命隊伍中。
雖然隻是一個弱女子,但因格活潑、思想積極,次年肖菊英就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主要負責婦女宣傳工作,並在同年被任命為信豐縣婦女解放協會主席。
此時的肖菊英,才十六歲,但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十幾歲的男孩可以拿槍上戰場,同樣十幾歲的女孩也可以提前告別青春歲月,為革命而積極奮鬥著。
經過三年的努力和磨煉,肖菊英的思想已經非常成熟,同時她也經過了組織上的嚴格考驗,批準她加入。
那年是1930年,這一年對肖菊英而言,是雙喜臨門,她不僅成為了一名黨員,還遇到了忠誠的革命伴侶,這個人就是陳毅。
當時,紅22軍在信豐成立,陳毅奉命擔任校長,報名第一天,雖然人數比較多,但渾身散發著青春氣息的肖菊英和其他幾位女同學,卻格外引人矚目。
後來經過組織上的嚴格審查,肖菊英和其他100多人順利被錄取,他們也是紅校第一批學員。
時年8月,紅22軍舉行了盛大的開學典禮,身為校長的陳毅,在講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陳毅風趣幽默又充滿激情的發言,鼓舞了人心,學員們不停地為他鼓掌。
台上,陳毅慷慨激昂地發言,台下,肖菊英認真聆聽,生怕錯過一個字,同時陳毅的形象,也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更多的是仰慕和欣賞,還沒有上升到愛情上。
和那些古板的不同,陳毅雖然久經沙場,但他卻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正式開學後,他不僅是校長,還是政治課教員。
在人們的印象裏,政治課似乎比較枯燥,說教成分比較多,但陳毅的政治課則不然。在課堂上,他從不擺架子,講課也很生動,幾堂課下來後,他就和學員們打成一片了。
除此外,陳毅還組織教員們,利用課餘時間和同學互動,比如一起唱革命歌,一起下棋,這樣不僅可以活躍氣氛,也是宣傳革命思想的一種方式。
在所有學員中,早就參加革命的肖菊英大方、開朗,她還是聞名全校的才女,不僅會唱歌、彈琴、作詩都是信手拈來。
每次組織活動時,她都是積極分子,從而引起了陳毅的注意,常年為革命奔波的他,第一次對女生動了心。
當時,陳毅29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同時他也考慮該成家了,不過對於一心從事革命的人而言,自然不能隨便結婚,他們要找的的對象,一定要和自己誌同道合,甘願為革命作出犧牲。
肖菊英無論從年齡上,還是信仰上,和陳毅都非常般配。
課餘時間,誌趣相投的兩個人,經常一起談論革命、談論國內的革命鬥爭現狀,不知不覺中兩顆陌生的心越走越近。
不過在那個年代,人們多少有些含蓄,雖然彼此互生好感,卻羞於表白,直到一次意外,他們才捅破那層窗戶紙。
8月末的一天夜晚,全副武裝的敵人軍隊,緩緩向紅軍軍校靠近,他們試圖偷襲紅軍幹校。
當時情況非常危急,紅校內除了教員外,其他學員都沒有搶,如果敵人真的攻擊進來,後果不堪設想。
生關頭,身為校長的陳毅並沒有慌亂,他一邊派毛澤覃等人趕緊去縣城請求增援,一邊有序地組織學員撤離、突圍。
可是就在其他人不斷地撤離時,陳毅一轉身,看到肖菊英竟然還在,聽著越來越近的槍聲,他著急地喊:"什麽時候,你怎麽還不走。"
肖菊英英勇無懼地說:"作為黨員,越是危險的時候,越要經受考驗,你不走,我也不走。"
陳毅焦急地喊:"趕緊撤離,跟上隊伍。"
情急之下,肖菊英紅了眼眶,她終於說了自己的心聲:"你不撤,我也不撤,而且你是校長,責任重大,我們不能沒有你。"
陳毅被肖菊英的深情感動了,一向堅強的他,竟然鼻子一酸,眼淚盈滿了眼眶,鐵漢柔情,麵對敵人陳毅是剛強的,但麵對心愛的女子,他心裏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
但,大敵當前,縱然心有不舍也不能被感情牽著走,為了肖菊英的安全,陳毅不得不以領導的口吻命令她,必須快速撤離。
肖菊英隻能含淚離去,一步一回頭地看著陳毅,在心裏不斷地祈禱,他一定會安全的。
戰亂歲月,離別有時候是非常殘酷的,敵人的凶殘,刀槍的無情,都可能讓離別變成此生無緣再見。
肖菊英等人撤離後,陳毅和其他戰士們一起斷後,原本那隻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卻被雜亂刺耳的槍聲打破的寧靜。
慶幸的是,最後陳毅和肖菊英都安全撤離,再次重逢雖然隻是次日,但他們都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不由自主地擁抱在了一起。
這次劫難之後,肖菊英和陳毅就確定了戀愛關係,又一對革命同誌因信仰而結合在一起了。
不久後,陳毅親自去肖菊英家,去拜見肖菊英的父母,他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男子,深得肖菊英的雙親的喜歡。
為了招待陳毅,肖菊英的母親特地做了幾個拿手好菜,席間,陳毅毫不掩飾自己要娶肖菊英為妻的決心,他真誠地說:"我和小英情投意合,希望可以得到二老的祝福。"
肖菊英的母親,也是一位思想進步的女子,對於女兒的婚姻,她堅決不幹涉,完全遵從年輕人自己的意見,而且陳毅人品端正,把女兒交給這樣的人,他們自然也放心。
當時,因為有任務在身,陳毅即將離開肖菊英的家鄉去另外的地方,繼續領導革命,他決定帶肖菊英一起走。
革命年代,一切從簡,他們沒有時間舉辦婚禮,隻是得到了組織和女方父母的批準,就成為了革命夫妻。
不管什麽年代,哪個女子不渴望一場溫馨的婚禮儀式呢,肖菊英自然也不例外,但她知道,當前階段,革命任務勝過一切,而且隻要和心愛的男人在一起,就算沒有婚禮又何妨?
就這樣,陳毅和肖菊英告別了其雙親,踏上了新的征程。
臨別時,肖菊英的母親送給他們一床紅毯,當做紀念,母親含淚說:"一定要保重。"
肖菊英知道,這一別就不知何時才能見麵了,她隻是不停地哭,陳毅忙安慰說:"革命勝利後,我們就趕緊回來和您們團聚。"
從此後,陳毅的革命道路不再孤單,有肖菊英的陪伴他的生活充滿了溫馨和幸福感,他們一起並肩作戰,為革命事業到處奔波。
雖然日子很艱苦,但肖菊英毫無怨言,她不但是革命戰士,更是陳毅的好幫手,事無巨細地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如果日子能一直這樣過,想必他們一定可以白頭到老,成為一對傳奇的革命夫妻,隻可惜如此美滿的婚姻,僅僅維持了一年。
1931年, 黨內"左"傾錯誤已經在中央蘇區貫徹執行,弄得人心惶惶。
有一天,陳毅接到通知,讓他去開會,這種時候開會,往往是凶多吉少,陳毅也是憂心忡忡,但他也不能違抗上級命令。
他真怕此行有危險,於是臨行前忍痛對肖菊英交代:"如果我三天內不回來,可能就不在了,你要堅強,繼續為革命奮戰。"
肖菊英聽後,感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為了不讓陳毅擔心,她隻是拚命地點頭,直到陳毅離去,她才放聲大哭。
從陳毅離開後,肖菊英就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她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次又一次地去外麵張望,希望可以看到丈夫歸來的身影。
可是等了一天,又等了一天,就是不見陳毅,她幾乎絕望了。
而此時的陳毅,其實並沒有什麽危險,他隻不過去參加一次普通會議,原本次日就可以趕回來的,但因為途中遇到一些狀況,他直到第四天才趕回家。
當他推開門,滿心歡喜喊著妻子的名字時,非但沒有得到回應,還看到了妻子的屍體,當時陳毅如五雷轟頂。
他痛苦地跪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呼喊著:"小英,小英,我是陳毅,我回來了,你醒醒啊!"
一個七尺男兒,一個在戰場上英勇無畏的,此時竟然哭到不能自已,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但不管他怎麽呼喊,這次"小英"再也沒有應答了。
關於肖菊英的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到了約定日子,她見陳毅沒有回來,投井自盡了,還有一種說法是,那日她關門,不小心跌落到枯井裏。
很多人說,肖菊英是殉情了,但沒有人知道真相到底是什麽。
不過殉情的概率並不大,因為肖菊英也是一位革命戰士,沒有等回丈夫他縱然會絕望,但革命尚未成功,她怎會輕易去。
不論真相如何,肖菊英的去世,都讓陳毅的悲痛卻達到了頂點,他恨自己沒有按時回來,更恨自己臨別時的交代。
但斯人已去,活著的人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陳毅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中,革命需要他,人民也需要他。
帶著沉痛的心情,陳毅埋葬了妻子,並親筆寫下了悼亡詩《憶亡》:
餘妻肖菊英,不幸犧牲,草草送葬,夜來為詩,哀哉。
泉山渺渺汝何之? 檢點遺篇幾首詩。
芳影如生隨處在,依稀門角見冰姿。
….
帶著對亡妻的不舍和思念,陳毅開始投入到新的戰鬥中,刀光劍影的歲月裏,哪怕是生離別,也沒有時間讓人去消化。
雖然隻做了一年夫妻,但陳毅有情有義,幾年後再次經過肖菊英的家鄉時,他百忙中去看望了肖家父母。
後來,陳毅又經過埋葬肖菊英的地方,他想去祭拜亡妻,但無奈肖菊英的墳墓已經被敵人破壞,慘不忍睹。
傷心的陳毅,落寞地回到了住處。
夜半無人時,他在伴著昏暗的燈光,寫下了那首寫下了題為《興國旅舍》的七絕:
興城旅夜倍淒清,
破紙窗前透月明。
戰鬥艱難還剩我,
阿蒙愧負故人情。
肖菊英的離去,是陳毅心中一道難以撫平的傷口,也許他始終覺得,是自己晚回來的一天,造成了妻子的亡吧!
後來的陳毅,和張茜結為夫妻,二人攜手相伴幾十年,其感情之深厚,讓人為之感動,但對於肖菊英,陳毅並沒有遺忘。
建國後,陳毅還邀請肖菊英的家人相聚,在他眼裏縱然"小英"不在了,但他和她的家人依然是親屬,這之後他們也一直保持來往,他還給給肖菊英的母親,郵寄過自己的近照。
陳毅對肖菊英可謂是用情至深,不愧是有責任、有擔當的大丈夫,如若肖菊英地下有知,也會欣慰自己並沒有愛錯人吧。
向來情深,奈何緣淺,倆個的緣分隻有短短的一年,但這份真心卻值得人間永流傳!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