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樹葉染黃,寒意漸濃,深秋的大別山區,一支紅軍隊伍在鄂豫皖根據地與國民黨軍進行著艱苦卓絕的鬥爭。這支隊伍就是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時間回到兩年前的7月,中華大地正彌漫在戰火的硝煙中。蔣介石糾集30萬軍力,對鄂豫皖蘇區發起“圍剿”,由於受到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路線的影響,紅四方麵軍在戰略上屢犯錯誤、節節敗退,最終導致第四次反“圍剿”失利,主力被迫撤離鄂豫皖蘇區,向川陝邊轉移。留守的紅75師和紅9軍27師合編,重組為紅25軍,在軍長吳煥先和政委王平章的帶領下,獨立開展武裝鬥爭。在隨後的兩年間,紅25軍先後在郭家河、長嶺崗、斛山寨等戰鬥中取得勝利,消滅敵軍萬餘人,沉重打擊了敵徹底消滅紅軍和根據地的氣焰,並激發了全國反“圍剿”鬥爭的士氣。

然而鬥爭是極其艱難的,一方麵主力的離去,導致鄂豫皖蘇區的紅軍力量變得勢單力薄;另一方麵蔣介石趁此機會,更加猖狂進攻,采取“清鄉”、“清剿”和“圍剿”等策略,對根據地進行嚴酷迫害;再一方麵,王明“左”傾錯誤路線還在施行,仍在錯誤地指引著25軍的鬥爭行動,種種不利因素的疊加,導致鬥爭形勢日趨嚴峻。

時至1933年底,紅25軍麵臨著獨立抗敵以來最為艱難的階段。此時,國民黨軍集結20萬重兵進行猛烈進攻。在接下來的半年裏,省委一方麵帶領將士繼續堅持鬥爭;另一方麵也在千方百計爭取聯係中央。時任宣傳部長的成仿吾專程踏上遠途,來到中央駐地匯報情況,請示是否可以轉移根據地,也要求下派幹部來根據地加強指導。

這名下派幹部就是著名的“無銜將軍”程子華。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過去我們也接到過中央關於我們轉移根據地的指示,但我們省委也充分研究過,考慮在不脫離鄂豫皖的前提下在附近尋找落腳點,可是半年來嚐試了幾次,發現根本擺脫不了敵人,這樣的鬥爭是不行的。我們也想走出去,可是我們對遠處一點也不了解,究竟要往哪裏走呢?”鄭位三無奈地指出了當前的困境。

問題的重點已經非常明確,就是往哪個方向走、到哪個地方去的具體問題。大家七嘴八舌討論開來,很多選擇提了出來又被駁了回去,大家剛懷希望卻又無奈喪氣,這樣來來回回討論了多次,仍然沒有頭緒。

“到伏牛山去!”剛還在對著地圖沉思的程子華突然扭過頭來,銳利的眼神和堅定的語氣格外亮眼。“我在中學讀書時就聽說過土匪頭子樊鍾秀在那裏盤踞了多年,既然土匪能站住腳,我們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為什麽不能?”“那裏的地理條件好,而且蔣介石在那兒站不住腳,當地的軍閥對他很不滿。”

聽著程子華的分析,大家越來越感覺到這個目標是可行的,於是又經過了幾輪討論研究,大家的意見愈發一致起來——到伏牛山去!

11月16日,紅25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為番號出師北上,由河南省羅山縣何家衝出發,開始了長征之路。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聽聞紅25軍離開鄂豫皖根據地,蔣介石大為震驚,這打破了他在根據地置25軍於死地的“美夢”,遂急令在鄂豫皖蘇區“圍剿”的115旅和5支“追剿隊”共計20個團兵力全力追擊,同時令駐河南的龐炳勳40軍、湖北省肖之楚的44師共18個團兵力迎頭堵擊,妄圖將遠征的25軍全殲。

就在長征第二天,25軍在豫南朱堂店羅古寨遭到敵軍“追剿隊”第五支隊的阻擊,奮力擊退後25軍晝夜兼程200餘裏,在信陽以南的柳林和東雙河之間,越過平漢鐵路進入桐柏山區。

到了桐柏山區後,省委與中共鄂豫陝邊區特委聯係上,經特委書記張行江介紹,桐柏山區位於鄂豫陝交界處,周邊既有大城市武漢,又有交通主幹平漢線和襄樊線,更與漢水相鄰,周圍敵網密布,隱蔽性機動性都不理想,不適合長久駐紮發展,考慮到當前國民黨軍瘋狂撲剿,在這一狹小範圍極易再次陷入敵方圍攻,於是當即決定掉頭北上,向豫西伏牛山區轉移。

此時敵軍大部分兵力正像尾巴一樣在身後緊緊追趕,為了盡快甩開敵軍,為大部隊轉移贏得時間,省委決定采用“聲東擊西”之策,由225團向棗陽縣城佯攻,形成進攻武漢勢態,大部隊抵達棗陽以北的韓莊後,即刻調頭東返,以此迷惑敵軍,掩蓋北上意圖。

按照這一策略,18日下午,大部隊向棗陽進發,途中還打了兩場遭遇戰,先後衝破了敵軍“追剿隊”第二支隊和第五支隊的攔阻,當晚在桐柏縣一小村莊宿營。

25軍的動向被敵人察覺,他們果然中計,調集大部隊從四麵八方集中而來,當晚,西麵駐老河口的44師已進到棗陽縣城附近,東麵115旅和5個“追剿”支隊先後到達桐柏縣城以西地區,北麵40軍正由葉縣、方城一線向南推進,對25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這個消息傳到軍部後迅速打破了平靜的氛圍,大家一致認為當前的處境十分危險,必須盡快離開!然而怎麽走?當時軍部的同誌們圍在一起熱烈探討著,麵前是一張當時出版的袖珍地圖。就在這張袖珍地圖上,大家偶然發現了駐馬店西北的山地是絕佳的出路,仿佛柳暗花明,軍部同誌們欣喜不已,然而他們沒有時間放鬆和休息,必須馬上出發。

就著沉沉的墨色夜空,部隊悄悄緊急集合。軍部同誌們向指戰員們介紹了當前的敵情,並且嚴肅叮囑他們,在接下來的行軍中務必走彎路,不能走直路,必須立刻離開。

部隊經過白天的短暫休整,近黃昏時又重新上路。趁著黑夜的掩護,繞道泌陽城東,拐彎向北前進。

25軍的意圖其實早已被國民黨40軍軍長龐炳勳覺察。在部隊向駐馬店西北前進時,龐炳勳已經調整部署,令115旅返回方城縣獨樹鎮的七裏崗、硯山鋪一帶截擊,駐葉縣40軍騎兵團南下保安寨配合堵截,騎兵第5師由泌陽出發,經羊冊、酒店、金湯寨向獨樹鎮“圍剿”,還有5支“追剿隊”正窮追不舍。

25日途中,“追剿隊”第二支隊追上了25軍,但被擊退。同時225團完成誘敵南下的任務後,日夜兼程,同主力紅軍會合並繼續向方城挺進。當晚,25軍來到方城縣小史店鎮,並在該鎮過山廟、秦房、羅家趙莊駐紮休息。

讓人感到蹊蹺的是,這三座村莊裏竟家家房門緊閉、空空蕩蕩、罕見人影,仿佛剛被掃蕩洗劫過一番。一打聽,原來當地群眾以前受到舊軍閥迫害,又因國民黨醜化紅軍的宣傳,擦黑之時看到帶槍的隊伍進村,都嚇得逃跑了。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26日天剛亮,“追剿隊”第二支隊又追趕上來,徐海東率領223團奮力阻擊,大部隊則抓緊趕路。這是極其艱難的一日,北風裹著雪粒攪得天地間一片混沌,滾滾寒流如刺般襲來,將士們衣著單薄、饑寒交迫,繼續向公路疾行。前是希望、後有追兵,將士們行軍心切,快速行進中許多戰士的草鞋被爛泥粘掉,隻能赤腳行軍,一些體弱的同誌在極端環境下步履艱難,漸漸掉隊,原本緊湊的隊伍被拉得像條細長的線。

時近晌午,許南公路就在眼前,目標就在眼前,希望就在眼前!然而他們沒有料到的是,一場危險的戰鬥也正悄悄逼近。

獨樹鎮七裏崗,是伏牛山東麓向東南延伸的一個土崗,東臨硯河,地勢陡峭,落差較大,許南公路與七裏崗相接處,崗頂與公路落差十幾米,形成人工地塹,易守難攻。

下午1時,寒風依然凜冽,亂飛的雪粒刮得人臉上生疼,蒸騰的大霧使眼前模糊不清。此刻,大部隊已到七裏崗附近,雖然看不清遠方,但他們仿佛能夠看到那高聳蜿蜒的山脈,那即將是他們的下一個家。

“呯!”突然一聲槍響,戰士們一下全愣住了,原本激動火熱的心變得格外緊張。“哪裏來的槍聲?!”正迷惑時,“劈裏啪啦……”槍聲四起,連成一片,向他們迎麵撲來。

原來國民黨軍115旅和騎兵團已於2小時前到達,並搶先占領段莊、馬莊、七裏崗等一線陣地,他們埋伏在四周,構築好工事,形成弧形堵擊戰線,隻待25軍抵達後,便如餓虎撲食般向紅軍展開凶猛攻擊。

此刻,先頭部隊已經完全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有敵人!快打!”倉促中紅軍指揮員發出命令。“打!打!”戰士們吼叫著臥倒把槍口指向敵人。驚慌之中戰士們紛紛拉槍栓射擊,卻隻有零星的槍聲響起,原來大多數戰士衣著單薄,臉被凍得青青紫紫,手更是僵到拉不開槍栓,怎麽也用不上勁,眼看前方已有戰友接連倒下,卻又無法還擊。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在吳煥先的指揮下,指戰員們迅速躲至路旁高地臥倒,分散隱蔽著,利用地形地物進行反擊。然而氣焰囂張的敵人並沒有停止攻擊,反而一波一波更加洶湧地撲上來,敵人槍彈越來越密集,勢頭有增不減。

千鈞一發之時,徐海東副軍長帶領斷後的223團趕到,並立即投入戰鬥。看到援兵已到,戰友陡增,必勝的信念又重新湧起,奮起反擊敵人。經過一番惡戰,戰士們終於把正麵進攻的敵人壓了回去,攻占了小山脊和截斷溝,占據了有利地形。此時,敵軍並不甘心,繼續反撲過來,紅25軍戰士們憑借有利地勢,浴血奮戰,一次又一次地把敵軍頂了回去,小山脊、截斷溝和楊武崗一線陣地始終被紅25軍牢牢控製著。

隨後,敵軍連續發起數次進攻,都被紅軍一次次打退。戰鬥持續到下午3時許,為了打開一道缺口,通過公路,軍首長指揮223團向七裏崗發起反衝鋒,準備奪取公路北側的有利地形。

衝鋒開始,紅25軍以多路縱隊向北猛衝過去,隱蔽在七裏崗村和路溝裏的敵人抵擋不住紅軍的淩厲攻勢,紛紛向東西兩麵退去。紅軍衝過公路,一度占領了七裏崗村北500米處的任崗村,使敵縱深受到攻擊。

天黑後,風雪不止。紅25軍乘機撤到張莊附近。

此刻,在黑夜的掩護下,敵軍增援部隊越來越多,騎5師和“追剿”縱隊已分別由羊冊、象河關向獨樹鎮一帶逼近。

他們知道,如不盡快撤離,必將陷入重重包圍,到時敵軍前後夾擊,我軍孤軍奮戰、腹背受敵,局麵必將更加危急,後果不堪設想。可是戰士們對這裏的地形絲毫不了解,究竟該如何突圍呢?

“我知道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道葉縣保安,從那裏過許南公路比較隱蔽。”村民王永合了解到他們危險的處境後,主動提出建議。

這一句話讓吳煥先眼前一亮。軍部決定立刻召開緊急會議,根據王永合提供的保安寨以北幾條東西走向的土嶺路線,研究下一步行動方案。大家根據當前的形勢很快確定了一條路線,當機立斷,必須迅速出發。

大部隊向東北方向行進著,經李庵、劉崗中間,喬墳、牛庵東地折轉北進,從敵軍的夾縫中穿過,到張煥莊接近許南公路時,迅速展開,從南起寨河北至沈莊十數裏長的路段上分多路迅速跨過許南公路。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遇強敵,舍生忘死渡難關——血戰獨樹鎮

經過一夜的跋涉,27日拂曉,部隊終於進抵伏牛山東麓。

獨樹鎮戰鬥後,紅25軍經過一夜急行軍,繞道守敵空虛的保安寨以北地區,越過了許南公路,突破第二道封鎖線,進入伏牛山區。

獨樹鎮戰鬥是紅25軍長征初期的關鍵一仗,是直接關係生死存亡的一場惡戰。它粉碎了蔣介石企圖將紅軍圍殲於長征途中的陰謀,保存了紅軍的有生力量,使得紅25軍先期到達陝北,為迎接中央紅軍北上奠定了基礎。這次戰鬥中,紅25軍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挫敗了國民黨數萬步騎兵的猛烈攻擊,震驚了國民黨高層。獨樹鎮戰鬥值得總結之處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戰役戰術服從戰略。在保存自身的同時,積極同中央取得聯係,並按照川西會師後中央繼續北上的行動部署,先期北上,鞏固西北革命根據地,是紅25軍一直堅持的基本方針。二是靈活組織戰役戰鬥。靈活的戰法運用,都為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三是全體將士不怕犧牲、英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全體將士的信心和勇氣,為組織有效反擊和最終突圍牢固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