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食 正文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二戰後,德國分裂的罪魁禍首是希特勒,是他的狂妄,讓把德國帶進無底深淵,也讓德國分裂了將近半個世紀。

戰後的德國,被蘇聯和美英法等國分別占領,德國從此分裂。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1990年,受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局勢影響,東德也發生劇變。

最明顯的標誌,是柏林牆倒塌、德人民議會舉行首次自由選、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

在此背景下,德國統一進程加快。

同年10月,東德統一社會黨領導人變更,新上台的克侖茲宣布進行“徹底改革”,正式與西德政府接觸。

1990年,兩德政府給美蘇等國的壓力越來越大。本來蘇聯表示,隻要德國不加入北約,蘇聯就不會幹涉德國的統一。但是兩德合並後,新德國勢必是北約成員國,隨後,德國總理科爾向戈爾巴喬夫許諾了大量好處,包括德國一次性向蘇聯提供200億馬克的無息貸款,並且還有大量的物資援助等等。這最終讓戈爾巴喬夫選擇了妥協。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1990年9月,英、美、法、蘇和兩德代表在莫斯科進行了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

1990年10月3日,東西兩德終於完成了統一。

眾所周知,德國統一不是對等談判,而是東德加入西德。

因為統一前,東德國家人民軍退出華沙條約以及相關若幹組織;而西德依舊是北約成員。

雖然德國統一後,領導人由德國人民選舉產生,但統一後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而且統一後的德國,實行的是西德的社會製度;原東德的軍隊也全部解散,保留了西德軍隊。

所以事實上是東德並入西德,或者說是西德吃掉了東德。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既然如此,為什麽統一後的德國首都不是原西德的首都波恩,而是在東德首都柏林?

柏林並非東德獨占,西德也有一份

首先要搞清楚一點,當時的柏林,並非全部屬於東德。

因為德國發動二戰給人類帶來的教訓太慘痛了,同盟國心有餘悸。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為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死灰複燃,再給人類帶來災難;德國戰敗前夕,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提議下,同盟國決定肢解德國。

初步肢解方案是,將德國分為4個部分,由4國分別占領,每個地區都是一個獨立國家。

德國投降後,四國駐德占領軍總司令於1945年6月5日,在柏林正式聲明把德國分成 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占領。

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3國占領區合並為一部分,在該區域實行統一管理。

至此,柏林分為兩個部分,其中由英、法、美占領的柏林西部叫西柏林,由蘇聯占領的柏林東部的叫做東柏林。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控製區的製憲會議通過《基本法》,在美英法占領區正式成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

同年10月7日,蘇聯宣布在其占領區成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以東德為柏林首都;德國從此分裂為兩個不同政治製度的國家,走上了不同道路。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當時的柏林被分為東西兩塊之後,西柏林處在東柏林的完全包圍下,成為一塊不折不扣的飛地;如果到時候蘇聯翻臉,西柏林將完全被封鎖。

假如蘇聯和在德國跟西方開戰,要不了幾個小時,蘇聯軍隊就會長驅直入占領西柏林。

事實上1948年6月,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蘇聯真的就掐斷了西占區與柏林的水陸交通及貨運。

如果不是美國實施大規模的空運,西柏林真的就淪陷了。

在此背景下,將柏林作為西德首都,從安全角度講,顯然不太合適。

所以,西德當時並沒有定都柏林,而是將事實上的首都選在波恩。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和柏林相比,波恩的城市規模確實不能同日而語;但是從曆史底蘊上來說,波恩則毫不遜色。

波恩有著2000年悠久曆史,從13世紀到18世紀,一直是科隆公國首府。

作為德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波恩作為西德政治中心顯然非常合適。波恩位於德國的西部,與柏林之前有500公裏左右的距離,有一段廣闊的戰略緩衝地帶。

萬一蘇聯翻臉,西德至少還有比較充足的反應時間。

1949年11月,聯邦議院進行投票,以200:176的結果,確定波恩為西德首都。

盡管如此,柏林的西部還屬於西德;既然柏林是東西德分開占領,就無所謂誰對誰讓步。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那麽,為什麽統一後的德國,又重新選擇柏林作為首都了呢?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柏林麵積大

柏林的麵積880平方公裏,波恩麵積隻有490萬平方公裏。

波恩發展空間有限,柏林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德國作為歐盟的排頭兵,發展潛力巨大。

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麵積,就會限製德國的發展,帶來一係列的社會問題。

波恩作為西德首都已經存在40年左右,多多少少存在著基礎設施老化;土地資源短缺,人口與土地的矛盾越來越大;境問題也愈加突出,局部空氣汙染也越來越嚴重。

當年哈薩克斯坦遷都,也是因為出現上述問題。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如果遷都柏林,上述問題就不複存在,不用重蹈哈薩克斯坦覆轍。

定都柏林是投票決定的

德國統一雖然是東德主動要求加入西德,但德國沒有經過戰爭而是和平統一的,兩德不是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關係。

所以定都在什麽地方必須要充分考慮東德人民的意願,不能霸王硬上弓。

那樣的話,東德人就會有不滿情緒,覺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兩地人民之間的鴻溝隻能越來越大,不利於德國經濟發展。

統一對德國人民來說,是件值得慶賀的事,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大煞風景,影響社會和諧。

需要指出的是,新首都在什麽地方,兩地人民想不到一塊,雙方的爭論非常激烈。

柏林比波恩的曆史更輝煌:

從十八世紀初到十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它是普魯士王國的首都。

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它是德意誌第一到第二帝國的首都。

在20世紀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總而言之,柏林見證了德意誌民族的成長。

因此,在東德人看來,柏林毫無疑問應該是德國的首都。

可是西德人並不這樣認為,一些西德人不支持將柏林作為德國首都。

由於美國的扶持,也由於東德製度有問題,西德的各個領域的發展遙遙領先於東德。是東德人哭著喊著要跟西德統一的。

如果把首都定在原來東德首都,似乎是西德要求統一的,西德人麵子上也說不過去。

而且東柏林基礎設施落後,如果遷都的話,肯定要大興土木,往裏麵砸錢。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本來東德並入西德,西德就要對其進行輸血,再定都柏林更要投入巨資。如此一來,顯然要大費周折,西德人的生活肯定要大受影響。

而且柏林曾經是希特勒第三帝國的首都,希特勒搞軍事獨裁。實行特務統治。迫害德國反戰人士都是在柏林進行的,容易勾起對往事的痛苦回憶。

繼續把柏林做首都嗎,不但會勾起德國人關於那場戰爭的痛苦回憶,也會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對德國產生誤解,覺得德國沒有決心跟納粹切割、告別。

不過,西德人並非鐵板一塊,也有不少西德人支持定都柏林。

柏林不僅曆史悠久,而且無論是從文化、政治、傳媒還是科學上講都稱得上是世界級頂級城市。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同時,柏林還是歐洲大陸的航空與鐵路交通樞紐,更是歐洲乃至世界的全球焦點城市之一

無論是從文化底蘊還是戰略角度來看,德國都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跟柏林相提並論,不能因為希特勒在這裏統治過德國就將它排除在外,那樣太不公平。

定都柏林,雖然大興土木,卻等帶動整個東德地區的經濟高速發展,促進就業,而且還顯示兩德平等,消除東德人的自卑感和不滿情緒。

反對和支持柏林作為首都的人固執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既然爭執不下,民主投票程序就起作用了。

民主投票雖然不是最好的方式,卻是最不壞的方式,沒有比它再公平的方式了。

1991年6月,德國議會就新首都的問題,進行了一輪投票。最終,柏林以338票讚成,320反對的微弱優勢,正式成為了德國的新首都。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投票結果出來後,反對遷都柏林的人盡管心裏難過,但是也不再堅持,尊重投票結果。

在之後的十年中,聯邦政府的各個機構開始陸續從波恩遷往柏林,到1999年底德國政府的各主要機構都搬到了柏林,但是波恩依舊保留了有6個聯邦部門,包括國防部依舊留在波恩。

時至今日,波恩仍是德國的第二大政治中心。

不過畢竟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為了盡可能照顧這些人的情緒,在投票之後,兩德領導人簽訂《統一合約》裏麵寫上了:“德意誌蘭首都為柏林。議員及政府所在地問題將在德意誌蘭統一確立之後決定。”

不管怎麽說,沒有一個城市天生就是首都,一個城市定都什麽地方也不見得就能左右國家興亡。

1990年兩德合並後,為什麽把首都選在了東德首都柏林?

如果當時沒有選擇柏林做首都,德國一樣高速發展。

不過現在看來,定都柏林對德國來說確實是最佳選項,一可以消除東德人的自卑和不滿;二可以促進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三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