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月25日至26日,證券2025年度“人工智能+”投資策略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以“春江水暖ⷨ짉遉”為主題,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兼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武超則出席會議並發表《國產算力水到渠成,AI應用落地生根》主題演講。
她表示,技術與資本雙重浪潮正推動著人工智能行業加速變革。中國AI力量正在崛起。“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全麵影響AI產業鏈。”武超則指出,AI產業鏈大致可分為基礎層(算力、數據、技術等)、模型層(通用/行業大模型、開發平台)和應用層(通用/垂域應用、Agent等)。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性能,以及為小模型帶來強大推理能力的蒸餾方式,對AI產業鏈產生了衝擊。
武超則強調,2025年依然明確看好兩個方向,即國產算力“水到渠成”,AI應用“落地生根”。算力的貝塔依然存在,即算力需求並未結束,距離泡沫化還有距離。但從結構上看,推理需求的比例會更大。“2025年更像真正意義上的2013年,硬件已經鋪墊很久,滲透率開始提升,有了靠譜的操作係統才有大模型的出現。”對於應用的探索,未來才是整個產業的大頭。就是整個行業最終能稱之為主流產業,真正落地成為生產力,應用的價值一定遠大於基礎設施投資。
當前,AI大模型正在經曆從研發到生產,創新活躍,大模型技術路線及能力快速迭代,開源閉源交叉領先,國產模型差距縮小,易用性大幅提升,模型平權趨勢明顯。互聯網大廠要回到基本邏輯:更大的算力和更多的優質數據。
具體到投資方向上,武超則指出,以DeepSeek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帶來四方麵投資機會:
一是算力。算力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底層基礎,將持續受益於千行百業的應用需求。大模型規模提升,模型能力持續提升,同時算力需求不斷提升,疊加DeepSeek-R1為推理範式帶來泛化的可能性,預計各廠商技術探索下算力產業鏈持續高景氣。此外,中美AI競爭加劇,高端算力芯片禁售下自主可控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國產算力是今年最確定的投資方向,出貨量、生態、產品力是決定國產算力的三個重要因素。中國的運營商資本開支是否會因AI的變化而提前結束下行周期,這是接下來兩個月需要重點觀察的。中國互聯網廠商的資本開支雖然比過去增長了近一倍,但與北美差距較大。從長期來看,中國雲廠商的資本開支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二是應用。DeepSeek-R1有望引發新一輪大模型API降價,小模型通過蒸餾具備強勁推理能力,這也將促使開發者探索更多應用落地的可能性。AI應用作為新一代生產力工具,看多C端軟件的持續發展,B端應用軟件商業化進展更快。智能體(Agent)是今年在應用端最看好的方向。未來,每個人都會有一個與自身能力和領域相匹配的強大個人智能體,作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私人助理,這將是一種可見的模式。從活躍度和訪問量來看,目前應用較多的領域集中在AI助手、AI搜索和AI視頻方麵。
三是端側。小模型能力提升同樣促進了端側模型部署,看好AI終端作為新一代計算平台爆發可能。首先,AI+教育作為高頻應用場景有望率先落地,特別教育部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陸續推進,有望帶動AI學習機、AI教育大屏等需求增加;其次,AI眼鏡、AIPC、等新終端的出貨量有望隨著模型升級後使用範圍的增加而增加。
四是數據。高質量數據仍然是大模型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B端Agent落地亦需要行業know-how進行微調。建議關注向量數據庫相關公司、數據處理類企業,以及具備行業側專業數據的廠商。
對於近期市場關注的人形機器人,武超則認為,人形機器人處理機上的所有圖像,用於感知、避障,最重要的是手眼協調能力,以便機器人能夠識別和撿起它前麵的物品。隨著人形機器人的不斷運行,AI數據引擎將收集並整理數據用於訓練模型,不斷提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