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中國經濟問答|穩外貿穩外資如何發力?

2025-07-05 07:46:09  阅读 4 views 次 评论 55137 条
摘要:

CFIC導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並就“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作出一係列具體部署。原標題:兩會中國經濟問答|穩外貿穩外資如何發力?——兩會中國經

CFIC導讀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並就“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作出一係列具體部署。

原標題:兩會中國經濟問答|穩外貿穩外資如何發力?——兩會中國經濟問答之五

提升引資“磁吸力”

“我們堅定看好中國消費市場前景,今年麥當勞中國預計新開1000家餐廳。”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張家茵十分關注今年全國兩會。她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這將為外企帶來蓬勃商機。

當前,國際投資環境更趨複雜激烈,中國引資挑戰與機遇並存。從全國兩會前夕發布的《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到政府工作報告的相關部署,引資穩資力度明顯加大。

要做好投資準入限製的“減法”——

伴隨著製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製措施實現“清零”,中國開放重點從傳統製造業逐步向服務業領域延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苗偉認為,數字經濟迅猛發展,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不斷加強,推動互聯網、文化等領域有序開放,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將為外資製造業企業、服務業企業帶來新增長點。

要做好優化營商環境的“加法”——

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切實把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落實到位、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在安徽,外商投資企業境內再投資免登記試點於去年底落地。企業從開戶到資金入賬,辦理時間由以往兩三天縮短到2小時左右。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外匯管理局安徽省分局局長馬駿認為,切實幫助外商提高整體經營效率,才能增強其紮根中國的意願,也會對增量外資更具吸引力。

不久前,上海優化營商環境8.0行動方案發布。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權衡說,要持續打通製約發展的痛點堵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鏈主企業、總部企業入駐,帶動各類資源要素高效集聚。

要提升利用外資的“含金量”——

計劃報告提出,大力提升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質量。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5年版),引導更多外資投向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眼下,空客天津A320係列飛機第二條總裝線正在渤海灣畔的濱海新區施工建設,這家全球航空製造業巨頭已在中國深耕40年之久。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說,要從暢通創新要素流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強服務保障等多方麵下功夫,穩步拓寬投資領域,打造吸引外商投資的“強磁場”。

高水平對外開放再提速

“麵對挑戰,中國依然堅定走開放、創新、可持續發展之路。”總部設於瑞士的智庫霍瑞西斯組織主席弗蘭克ⷦ–𜧈𞦠𙂷裏克特說,這不僅能增強全球投資者信心,也讓世界經濟有了更多穩定增長的支撐。

當今世界變亂交織,確定性日益成為全球稀缺資源。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今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之年,“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蔡強說,海南正圍繞自貿港核心政策加快落地精心準備,預計相關政策落地後,自貿港“零關稅”水平將得到顯著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也將邁向新高度。

“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完善經開區開放發展政策”“促進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開放水平越來越高,改革探索先行先試,政府工作報告賦予改革開放“試驗田”新的任務。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孫軼表示,要抓好示範性、帶動性強的標誌性改革舉措,促進以國家級新區、自貿試驗區為代表的各類開放平台轉型升級、創新提升。

以開放的確定性應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中國始終與世界各國共享合作發展機遇。

“中國相關經濟政策不斷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包括施耐德電氣在內的眾多企業提供了更強的創新動力。”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尹正說,中國政府堅持不懈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中國市場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

“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要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釋放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鮮明信號。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並就“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作出一係列具體部署。

外貿、外資,聯通國內國際,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麵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穩外貿、穩外資如何再發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各界人士圍繞這一話題建言獻策。

激發外貿新動力

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個別國家揮舞“關稅大棒”。穩外貿,成為兩會會場內外各方關注的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華榮帶來企業的好消息:今年前2個月,長安汽車海外銷量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就在本月,企業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將在泰國羅勇正式投產。

“今年企業‘走出去’步伐更堅定。”朱華榮代表說,借助重慶“渝車出海”計劃等政策支持,企業全球化腳步加快,進一步拓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外貿企業加快“走出去”,正是中國外貿提升“韌”實力的一個生動注腳。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說:“西方不亮東方亮,北方不亮南方亮,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麵,更體現了中國外貿的強大韌性。”

應對外部市場不確定性,拓展多元化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尤為關鍵。

“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麵,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務實舉措,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商務廳廳長潘爽說,遼寧省確定今年支持企業參加150個重點境外展會,並強化地方金融支持,助力更多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薛濟萍介紹,企業所在的江蘇省南通市采取係列舉措支持企業海外辦會,讓企業技術、商務人員可以“說走就走”,極大提升了經貿往來便利性。

迎難而上,更要發揮好中國的產業鏈優勢和創新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TCL董事長李東生認為,中國科技製造業已具備性價比和質量的雙重優勢,在構建全球化能力優勢的過程中,科技創新能力將成為重要支點。

如今,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大到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中國出口產品更具科技含量;跨境電商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黑神話:悟空》《哪吒2》等遊戲、電影海外“圈粉”,中國服務也在加快“走出去”。

“拓展外貿增量一個重要的增長點就是創新提升服務貿易。”王文濤說。

全國政協委員、大灣區進出口商業總會會長林龍安建議,推動人工智能與跨境電商的深度結合,促進技術與產業聚合發展,助力我國持續引領全球貿易新格局。

王文濤介紹,將啟動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一批服務貿易綜合改革開放示範平台。在入境遊、數字服務、專業服務、“保稅+服務”等領域多點發力,推動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融合發展。

本文來源:新華社

作者:謝希瑤,李曉婷,柯高陽

視覺:金昊

兩會特稿 | 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範——經濟大省挑大梁係列述評之四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明確了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著力點之一:“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範”。

紮實推進共同富裕,需要先富帶後富、幫後富。經濟大省發展得快一些,理應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積極探索經驗、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2021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選取浙江省先行先試,為全國促進共同富裕探路示範。2024年浙江省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83,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上取得明顯進展。

廣東、江蘇等一些經濟大省也在推進共同富裕中把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收入差距作為主攻方向,作出有益探索,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黨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經濟大省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確了工作著力點。

經濟大省要在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麵持續用力——

浙江省長興縣煤山鎮新川村,引導村企融入新能源產業鏈,鼓勵村民發展休閑農業、觀光旅遊、特色民宿等產業,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

全國人大代表、新川村黨委書記張天任說:“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我們和貴州台江縣台盤村等多個村結對聯建,正在分享我們的共富經驗。”

當前,包括浙江在內的一些經濟大省,著力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在進一步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方麵不斷探索、積累經驗。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後一年。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經濟大省要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延續定點幫扶、消費幫扶等,更加注重運用好的經驗、做法,幫助相對落後地區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

經濟大省要在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多辦實事——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養老服務尤其是失能老人的照護是不少群眾的關切點。在多個經濟大省公布的2025年為民辦實事“清單”中,失能老人照護成為一項重要安排。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常委欒新說,不少經濟大省老齡化程度較高,在發展銀發經濟、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上有條件、有優勢,能夠為各地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有益借鑒。

從破解養老難題到滿足托幼需求,從獲得更好的醫療到住進更好的房子,經濟大省要在努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走在前,辦好更多民生實事。

經濟大省要在健全社會保障體係、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景寧縣地處浙江西南山區。曾經,基本公共服務不完善是這裏的老大難問題。

“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讓老百姓的笑臉更多了。”全國人大代表、景寧縣縣長藍景芬介紹,通過小規模學校優化調整,全縣98%的中小學生都在縣城就讀;探索構建“固定+流動”山區醫療服務體係,通過巡回診療製度為偏遠山區的群眾送醫上門。

推動基本公共服務更健全更均衡更可及,既是現實需要,更關係長遠,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息息相關。代表委員們表示,經濟大省要積極在公共服務方麵逐步拓寬領域、豐富內容、提升水平,切實保障好群眾基本需求,為全國立標杆、作示範。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經濟大省也是文化大省,要深化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優化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乘勢而上,奮勇爭先。

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經濟大省先行先試、共建共享,必將更好發揮帶動示範作用,在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來源:新華社

作者:高敬,黃垚

⠥𞮤🡧𗨨𜯯𜚨ƒᨁž哲⠀

(轉自: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g2ky.com/Cl6oxb/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狂轟濫炸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