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傑[國民黨上將]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楊傑[國民黨上將] - 基本資料
姓名:楊傑字:耿光
軍銜: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加上將軍銜
籍貫:雲南省大理縣
畢業軍校:日本士官學校、日本陸軍大學
生卒:1889年1月25日~1949年9月19日
著作:《國防新論》、《軍事與國防》
稱號:軍事理論家、愛國民主人士
榮譽:斯大林稱之為“戰略專家”。
楊傑[國民黨上將] - 個人概述
楊傑將軍,字耿光,雲南大理人,16歲考入雲南武備學校,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學習,後由清政府選送日本士官學校深造。1911年歸國,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毅然投入護國運動,任護國第三軍第三梯團第五支隊長,後又東渡日本,入陸軍大學深造。先後任過師長、軍長、總指揮、北平行轅主任、第四路要塞司令等軍政要職,功勳卓著,後又擔任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和憲兵學校校長、陸軍大學校長等職。
楊傑一直都主張聯俄、聯共、反對內戰,但是老蔣一意孤行,這就讓與蔣介石多年共事的楊傑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麵目,於是義無反顧地走向了蔣介石的對立麵。當時,鑒於楊傑在國民黨軍隊中長期形成的威信,蔣介石有所忌諱,長期派人秘密監視。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楊傑作為主要領導人之一,負責西南地區的組織發展和活動等工作。他密切配合國內革命形勢,將西南的愛國人士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開展反對蔣介石的鬥爭。
他與四川、西康、雲南、貴州軍閥劉文輝、鄧錫侯、龍雲、盧漢等都有往來,國民黨重要人物張群、朱紹良、楊森也經常與其往來。重慶行轅正副參謀長蕭毅肅、劉宗堯及川東供應局局長邱淵、雲南供應局局長樂韶成是楊傑的得意弟子,隨時向楊傑請教。因此,楊傑在西南絕對是一個一呼百應的人物。抗戰期間,楊傑經常在重慶等地發表聯俄、聯共、聯合各民主黨派一致抗日、反對蔣介石獨裁的言論,深為蔣介石記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不顧國內人民期待和平的願望,發動內戰。楊傑更加積極地參加反蔣活動,與譚平山、王昆侖、陳銘樞等人組織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投身民主運動,反內戰、反獨裁。
蔣介石曾試圖拉攏楊傑,親自召見,希望楊傑擔任雲南省主席,楊傑當場拒絕。蔣介石見楊傑不能為自己所用,十分顧忌,加緊監視,甚至買通楊傑的姨太太偷取文件。楊傑幹脆以養病為借口,遷居昆明,一方麵為了擺脫監視,一方麵為自己更好地進行民主運動。同時,他利用自己在國民黨軍隊中所特有的威信,組織策劃川、康、滇軍隊起義,由此引起國民黨特務機構保密局的高度警惕,將楊的行為一一上報。楊傑的愛國行動,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視和關懷,特電請他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他離昆明赴北平,途中被國民黨特務陰謀殺害,終年60歲。1982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認楊傑為革命烈士。
楊傑[國民黨上將] - 軍事人才
1905年,年僅16歲的楊傑報考京師大學未成,便轉考雲南陸軍速成學堂並被錄取,從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由於他成績出眾,翌年被清政府保送到當時中國最高軍事學府�D�D保定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深造。1907年,他又與蔣介石等人一起被保送到日本陸軍士官預備學校學習,兩年期滿後,考試合格,正式升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期炮兵科學習,並於同年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1911年,楊傑畢業,回國參加了辛亥革命。此後的幾年間,他在輔佐滇係軍閥唐繼堯和討袁護國戰爭中,因指揮部隊先後取得以少勝多的“銅仁大捷”(滇黔戰史上把此役稱為楊傑黔東大捷)和“瀘州之役”而名聲大振,其軍銜也從陸軍上校接連晉升為少將、中將。
雖然已居高位,可楊傑深感自己的軍事知識還很欠缺。1921年,他毅然放棄陸軍中將的頭銜,再次東渡日本,以雲南留日士官生監督的身份,入日本陸軍大學深造。在日本陸軍大學學習的4年中,楊傑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外戰爭史及有關曆史、地理、戰略、戰術等方麵知識,軍事理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得校方欣賞。當時,日本陸軍大學經常讓學員指揮海陸空軍演習,以訓練和考察學員的軍事指揮能力。在一次演習中,楊傑被選為統帥。他指揮演習得心應手,並有獨特創新,得到日本天皇的讚賞,並賜予寶刀。根據當時日本軍部的規定,士官榜首才能得到日本天皇親自賜刀,日本軍人向來以此為殊榮,楊傑也因此贏得了“天才將軍”的美譽。還有一次,法國著名軍事家霞飛元帥到該校參觀時,楊傑被學校選為接受谘詢的學員之一。在與霞飛元帥的交談過程中,楊傑旁征博引,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軍事見解。霞飛元帥聽後對學校的負責人說:“此人將必成東亞傑出軍事人才”。
楊傑[國民黨上將] - 遇刺身亡
楊傑到了香港後,借住在軒尼詩道303號A4樓的朋友家。自從昆明脫險後,他的行動十分謹慎,平時深居簡出,很少在公眾場合露臉,有時出去,也進行必要的化裝,一心等著與中共通知他北上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聯係人接上頭。
蔣介石得知楊傑逃脫的消息後,大發雷霆,將毛人鳳痛罵了一頓,令他親自出馬,限期除掉楊傑,否則嚴懲不貸。毛人鳳領旨後不敢怠慢,立即乘飛機趕往昆明,也像蔣介石罵他一樣,將徐遠舉、沈醉等人劈頭蓋臉地大罵了一通,並指使特務抄了楊傑的家。從楊家搜抄出的日記、信件中得知楊傑在香港的一些關係,知道他與香港的李宗理來往密切,但是仍然沒有查出楊傑到港後的詳細地址。
毛人鳳得到線索後,親自物色得力人手,組織暗殺楊傑的活動。9月17日,他打電報給保密局廣州辦事處處長郭旭,讓他轉告當時正在香港執行暗殺前雲南省主席龍雲的保密局行動處處長葉翔之(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叛黨後任軍統局中共科科長),暫緩暗殺龍雲,先除去楊傑。葉翔之受命後,馬上出動特務,四處尋找楊傑在港的確切地址。一個名叫李元山的特務找到了偽裝成民主人士的軍統分子盧廣聲,從他那裏得到了楊傑的詳細地址。9月18日晚,盧廣聲密告葉翔之說,楊傑住下來之後,大門常關,閉門謝客,一般人不易入內,並強調:“要動手趕快動手,因為楊傑就要離開了。”葉翔之經過一番苦思冥想之後,決定模仿楊傑好友李宗理的字跡,以李的名義寫一封短信,約楊傑到外麵吃飯、商討秘事雲雲。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密切關注著楊傑到港的處境。9月18日,楊傑接到在香港的中共秘密組織轉來的通知,告訴他,已經買好了到北平的飛機票,讓他準備一下,馬上離港赴平。19日上午,葉翔之帶上特務韓世昌敲開了楊傑在香港居所的門,要女傭通報,說他們是李宗理先生派來的,並有李先生的親筆信,要當麵交給楊傑先生。
楊傑當時正在四樓平台納涼,等待與中共接頭,聽說是好友李宗理派來的人,未加警惕,遂親自出來迎接。韓世昌趁楊傑低頭聚精會神地看信之際,用手槍對準楊傑的頭部連開兩槍。楊傑中彈後當場身亡,年僅61歲。就這樣,這位中國現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反蔣反內戰的民主鬥士,沒有死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卻死在蔣介石的暗殺中,成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名單中唯一加黑框的代表。
楊傑[國民黨上將] - 文學著作
《國民軍事必讀》、《大軍統帥學》、《軍事與國防》、《國防新論》等。
楊傑[國民黨上將] - 參考資料
1、從蔣介石的軍事高參到共和國烈士
2、楊傑個人檔案
3、戰略軍事專家楊傑建國路上遭蔣暗殺
4、《國民軍事必讀》、《大軍統帥學》。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