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浪潮菌刊發了《人民政協報:誤解殃及了整個直銷行業》一文,獲得的巨大反響為浪潮菌始料未及,直銷人紛紛點讚留言,“為直銷點讚,為直銷人驕傲”成為最強音。
浪潮菌刊發此文的目的,就是告訴還在困惑中的直銷人,中央級媒體在陸陸續續為直銷行業正名,在人民政協報之前,還有法製日報、工人日報、經濟日報等。
但是,為什麽單單這一篇,獲得如此之大的響應?
浪潮菌覺得,或許是因為,隻有這一篇,才直截了當地說出了直銷人心中最大的委屈和鬱悶:直銷,是被誤解殃及的一個行業。
⠀
權健事件發生以來,直銷行業就陷入百口莫辯的境地,“直銷就是傳銷”幾成公理。一方麵,是社會聲譽呈斷崖式下跌,說自己是直銷人,不免增添幾分心虛;另一方麵,監管高壓臨頭,不僅高壓線帶電,低壓線也成為必須躲避的存在。
但是,有沒有信心?信心何來?
監管部門發出明確的信號,當然是最好的信心催化劑。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市場監管總局甘霖副局長一句“將通過修改法規的形式規範直銷行業”會令行業如此振奮。
事實上,監管部門一直發出的信號都是規範直銷,而不是直銷傳銷一起打。但是,不合時宜的直銷法規,讓直銷很難做到理論與實踐完全契合,直銷違規甚至成了一種必須,比如超區域、超產品範圍。而名亡實存的多層次,更讓直銷傳銷化成為可能。
所以,最大的信心來源,應該是直銷法規的適時修訂。但是,這必定是一個長期的任務,能修訂成什麽樣,也在未知之數。
⠀
退而求其次,直銷人的信心來源,或許就是權威的聲音,能為直銷說幾句公道話。這是大家的期盼,也就難怪中央級媒體的發聲,讓大家振奮異常。
更重要的是,借著權威媒體的發聲,有話要說的直銷人也找到了說話的機會。
王山青留言說:“傳銷和直銷,區別是很明顯的!隻不過是更多的人喜歡道聽途說,被一些在傳銷行業裏吃了虧的人,給嚇怕了,混淆視聽而已!”
楊釗留言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發展,《直銷管理條例》也到了必須修改的時候了,放開規範多層次直銷,勢在必為。”
張海春留言說:“誤解,一直存在,究其原因,還是宣傳科普的力度不夠廣泛,其礎普及的工作不到位,人們的觀念一直在傳統中,轉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傳銷也是罪魁禍首!”
瑾彤留言說:“任何一種經濟模式必須在法律範圍內良性運作才會獲得長足的發現,並且不得損害消費者權益。”
……
浪潮菌覺得,直銷人不自怨自艾,明道理,樹信心,這是整個行業的基本盤。有基本盤存在,就不怕熬不過困難時期,迎來柳暗花明。
前提,當然是合法合規,明晰兩條高壓線:不能涉傳,不能引發群體性事件。
在直銷行業迷茫困惑的時刻,社交電商正成為風口上的豬,仿佛隻要冠上這四個字就能飛起來。
最近大火的,無疑是那個叫未來集市的項目。來勢洶洶,無所顧忌,從一出生就被打上涉傳的烙印了。
社交電商行業另一大事件,就是近幾天的小紅書事件,被應用市場全線下架,有一家媒體標題頗為形象:小紅書黃了。有分析認為,小紅書的模式,種草和銷貨成為一個點,出現誇大甚至其他違規幾乎不可避免,以致最終撞到紅線。
正所謂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捆縛住直銷的某些手段,卻可以被別的模式大膽取用。既不科學,也不公平。
越是迷茫時刻,越要清醒冷靜。
借用直銷人的留言作結:
嵐月留言說:“為直銷點讚,為直銷人驕傲!”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7-04 16:10天狐定制
2025-07-04 15:16天狐定制
2025-07-04 15:06天狐定制
2025-07-04 14:49天狐定制
2025-07-04 14:46天狐定制
2025-07-04 14:37天狐定制
2025-07-04 14:18天狐定制
2025-07-04 14:09天狐定制
2025-07-04 13:46天狐定制
2025-07-04 13:39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